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能力强
具有地域特色、行业和技能特点
日益发展成为
促就业、助发展、惠民生的综合载体
加快推进劳务品牌发展壮大
人社部门有哪些举措?
一起了解!
01进一步强化系统化支撑
加快健全政府、市场、社会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,用好政府、市场“两种资源”。
一方面
充分发挥政府作用,综合运用财政、税收、就业等政策,引导培育一批劳务品牌。
另一方面
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组织品牌建设单位与市场主体对接,集聚资金、技术、人才、数据等要素,壮大升级一批劳务品牌。
02进一步强化品质化发展
强化标准规范
贯彻劳务品牌规范化建设指引,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,引导制定行业标准、服务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。
强化技能提升
利用职业院校、技工学校等,加强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技能培训,努力培养一批技能大师。
强化技能评价
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评价方式,引导更多劳动者投身劳务品牌建设。
03进一步强化产业化升级
注重需求驱动
挖掘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等市场需求,引导劳动者依托品牌创设企业、创新业态。
注重龙头带动
培育一批劳务品牌龙头企业,建设一批行业性、区域性联盟,带动劳务品牌集群式发展。
注重产业推动
搭建产供销对接平台,推动劳务品牌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,深度融入地方特色产业。
04进一步强化多元化推广
培育特色品牌
建立劳务品牌项目资源库,持续推出特色鲜明的劳务品牌。
健全推广机制
接续实施品牌展示、对接洽谈、交流研讨活动,提升品牌知名度、认可度、美誉度。
加强品牌宣介
持续开展劳务品牌及其形象代言人系列报道,全面、深入讲好品牌故事。
培育劳务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、长期工程,需要政府市场相互助力,也需要不同部门凝心聚力,更需要政策服务同向发力。
(来源: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)